创新驱动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2022-01-17 15:18:21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张冠年    浏览:88

日报消息 据1月15日《广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柳州工业企业里,各个智能制造项目进展顺利,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如火如荼。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机器人正在对挖掘机部件进行智能喷涂。相比传统人工,机器人喷涂作业效率提升了10%,成本则降低了10%。

前不久,柳工3台无人驾驶的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亮相,这是全行业首发的无人驾驶工程机械。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全球研发中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蔡登胜介绍,这3台根据工程机械智能施工实际应用场景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无人驾驶设备,实现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自主创新。“该项技术可替代人工驾驶、协同关联设备、整体安全工作,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主动避障、自主作业。”他说,这在工程机械无人驾驶领域居领先地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以柳州为重点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柳州现代制造城,赋予了柳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去年以来,柳州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思维、推进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创新是工业重镇柳州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保证。过去5年,该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38亿元,投入总额占全区二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400家,有效发明专利3876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25%至30%。

“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争做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柳州市委书记吴炜表示,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打好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因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柳州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柳州新增财政性支持工业发展资金100亿元,9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用于支持工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创新。

该市市长张壮告诉记者,按照自治区规划的蓝图,柳州将持之以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不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柳州市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高汽车新产品研发能力,打造升级版汽车城;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机械产业加快向智能制造升级,积极打造工程、建筑、现代农业三大机械板块;改造提升化工、林木、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焕发“老字号”品牌新活力。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行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电、机器人、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发展,并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

科技创新,让上汽通用五菱收获满满。在该公司生产车间,一辆辆色彩缤纷的宏光MINI EV新能源汽车下线。该车型已连续16个月获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这是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首次超过汽油车型。”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总装车间制造工程经理袁玉柱说,这是科技创新结出的硕果。

在柳钢,通过科技创新,攻克生产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帘线钢,为进军精品钢材高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网红食品柳州螺蛳粉,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推陈出新精神,改良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线上线下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从“小米粉”发展成“大产业”。 


文章关键词: 驱动赋能 创新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