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载史册的“朱荣章号”——“广西机械工业摇篮”五菱柳机工业历史文化探秘之一

2022-07-19 09:31:37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李广西 梁莎莎 荣瑶 朱柳融    浏览:294

编者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工业是柳州的命脉,文化是柳州的灵魂。工业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凝聚了柳州人的精神特质。近百年来,柳州人血液里,流淌着工业情怀。这种情怀从1928年开始存续,当时的载体叫柳州机械厂(现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简称“五菱柳机”)。如今,工业柳州依然壮志满怀、激情澎湃,活力四射。一路走来,有艰辛,有荣耀,有困惑,有拼搏,但始终是一步一个脚印。纵观历史,柳州的工业水平至少在三个历史时期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为广西工业和中国工业创下了多个“中国第一”。

一个月前,本社派出多名记者进行实地采访,从五菱柳机近百年的沧桑巨变中,探秘多个广西第一和全国领先的工业产品是怎样艰难地生产出来。比如广西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辆木炭车、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车、中国第一代汽油机、风靡全国的“伐木神器”、全国拖拉机“头名状元”等诸多辉煌业绩是如何产生的。

即日起,本报推出“‘广西机械工业摇篮’五菱柳机工业历史文化探秘”大型系列报道,用工业故事彰显工业文化底蕴,揭示柳州工业蓬勃发展的奥秘,展现近百年企业的工业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的工业柳州中的无穷魅力。敬请关注。

“柳州不但能造汽车,还能造飞机,而且是80多年前就造了战斗机!”这是7月5日,一个叫江瀚的同学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内参观时发出的惊叹。其实,有这种惊叹的何止是当天南宁市三美学校800多名师生和家长。工博内凡在“朱荣章号”飞机模型样机前驻足的参观者,无不为工业柳州的荣耀与辉煌而赞叹。

柳州工业博物馆内的每件工业物品,都是这座工业城市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写照。

柳州,是一座汽车之城、工业重镇。但柳州能造飞机,还是广西第一架飞机,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历史事件。更为奇巧的是,制造飞机的诞生地竟在冷寂荒芜的鸡喇村,生产飞机的柳州机械厂(现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菱柳机”)也诞生于此。

这架飞机诞生的背后,隐含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今天,透过历史的氤氲探寻五菱柳机的工业历史文化,就让我们从一架叫“朱荣章号”的飞机说起……

神秘的朱荣章

朱荣章绝对不会想到,有一架飞机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永载史册。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循着时光的缆绳,倒回至1936年。在“六一”讨蒋运动之后,广西原来与西欧和日本的军火交易被蒋介石堵死,飞机来源也随之断绝。当时的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造飞机。

但是,造一架飞机究竟有多难?没有人说得清楚。

有人说,要造出飞机,必须有较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甚至比造导弹、火箭还难;有人说,依葫芦画瓢不行吗?模仿总该不难吧。然而在人才与航材都极度缺乏的上世纪30年代,造飞机何其艰苦!

新桂系把这块“硬骨头”丢给柳州的企业——柳机来承担,时任柳机总工程师朱荣章被任命为战斗机试制项目的负责人。

糟糕的是,当时的柳机连最起码的风洞试验和实验手段都没有。广西地方志学专家梁志强曾在《经受第一次严峻考验》这篇文章中提到,那时候,航空处拥有的设备几乎全是应该淘汰或将近报废的飞机,“一些教官和同学惨死于这些过时的‘老爷机’的事例,大家还记忆犹新!”可见,技术的落后让修飞机都是一件难事,造飞机更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试飞更是后话了。

形势严峻,朱荣章倍感压力。

朱荣章是广东四邑人,虽说曾在美国飞机制造厂服务过,见过飞机制造的全过程,但从未参与过飞机设计工作。

朱荣章平日不爱说话,对于上面交下来的任务能否完成从不开口,只凭以往的所学所见用脑去思索各种可行的方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老工友们的回忆证实了这一点。当时朱荣章在研制飞机时专心致志,几乎一整天一言不发。每一件原材料的选用与检验,每一块部件的形状与尺码,每一个仪器、仪表的位置与安装,每一处连接部位的定型与焊接,朱荣章都亲自绘制图纸进行加工。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柳机人从不掩饰其在航天事业上的雄心。从史料记载的字里行间,记者读懂了艰难、使命,还有自立、自强。

搞混了的设计与制造

静下心的朱荣章开始琢磨,什么叫做自制?

他联想到自己在美国飞机制造厂工作时所见到的情景,体会到所谓的自制实际是指最后成品是自制的,至于组成最后成品的各种零部件是否也是自制,那就不一定了。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出产的飞机,其中很多零部件都不是自制,而是向其他工厂买来的。于是朱荣章把进口原材料、零部件与自行组合安装作为设计的出发点,着手在柳机自行制造军用战斗机。

通常来说,飞机制造是先按机身、机翼、机头、机尾与着陆架等部分来分别设计的,最后才用各式各样的连接结构组装起来。当时广西能够从香港进口英国飞机发动机,只有350马力的星形七气缸发动机一种,所要设计的飞机性能,只可依此为据。

朱荣章十分清楚,要使350马力的发动机发挥最佳的效能,飞机外部的流线形结构是整个设计的着眼点。在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的分析与对比,朱荣章终于从自己亲手绘制的上百张设计图案中选定了所需的制造蓝图。

按照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来说,设计与制造是互不渗透的两个职能部门,各按自己的职能范围行事。当时柳机不过是一个小厂,哪里分什么设计与制造的界限?

身兼多职的朱荣章既是设计者,也是制造的总指挥。他不但在设计过程中挖空了心思,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也是废寝忘食,忙得不亦乐乎。

“朱荣章是留学美国航空专业的技正(注:旧时,中国技术人员的官职,主要办理技术事务),他工作时很沉静,上班时不跟人闲谈,经常见他伏案思索问题。”柳机老员工伍廷流曾回忆道。

其间,记者还找到了一个线索。五菱柳机原党委副书记陈溯霖的父亲陈祝文,就曾与朱荣章做过同事。

往事并不如烟。在与记者的交谈中,83岁的陈溯霖断断续续地记起一些过往。1930年,陈祝文从广东来到建厂初期的柳机,在技术科工作,并兼职英文翻译,但与搞设计的朱荣章并不在一个部门。“父亲几乎不和我们这些孩子谈工作。”陈溯霖说。

陈溯霖的妹妹陈海棠回忆道,当时她还小,依稀记得听家里长辈说,“父亲英文很好,应该从事过‘朱荣章号’的飞机技术和图纸翻译。”

然而这个说法,至今无法得到考证。陈海棠回忆,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一家住在文笔路一带时,曾遭遇过一次大火,家里的所有行李都被这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父亲下班回家看到一片灰烬的家,好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久久不说一句话。”

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所知的是,由朱荣章带头,经全厂员工通力合作,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1937年自制成功了柳州第一架军用战斗机——双翼单座驱逐机。

有趣的是,其后朱荣章被提拔为厂长,抗战开始不久,他就回美国去了。

扯不清的摹仿

对于这架自制的飞机,朱荣章本人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点有迹可循。

记者查阅了原载于1937年《广西航校校刊》中一篇朱荣章写的文章《本校的自制飞机》中提到:“这种机很适合于战斗的练习,电油的消耗也很少。它的特色,就是上部翼长而大,下部翼短而小,是利于俯视,而着陆准确……总之,本校机械厂自制飞机的计划,在计划工程上虽不能说是发明,但在装配上的设计是与普通飞行机不大相同的。”

按理来说,新飞机性能很好,应该大批量进行生产,结果却未能实现。

朱荣章本人给出了答案:“所引为憾事的,只是经费不足,和一般材料之来源比较困难而已。所以不能大量生产。”

当时的柳机到底自制了多少架飞机?带着疑问,2022年7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柳州工业博物馆采访该馆副馆长李子军,答案是:不止这一架,但生产的量不多,具体数目记不清了。

这何尝不失为一个遗憾,却掩盖不住“朱荣章号”飞机的光芒和影响力。

试飞员陆光球在其回忆文章《赞本厂自制战斗机“朱荣章号”》中列了三个理由称赞“朱荣章号”飞机,他是这样写的:

其一,这架新飞机的外部造型与后来抗日战争中所见到的苏联造“U-15”式战斗机何其相似乃尔!这是朱荣章摹仿了苏联人还是苏联人摹仿了朱荣章?抑或是他们都找到了战斗机造型的共同诀窍,因而设计出来的战斗机外型都是那样的精悍而矫健,都是那样被人所称赞!

其二,这架新飞机是按战斗机的要求来设计的,可是当时空用机关枪不能进口,只好把南宁军械厂出产的陆用机关枪安装到飞机上。因为没有联动装置,不能从螺旋桨的旋转范围之内发射,不得已只好分别安装在左右下翼,因此可以说这架自制战斗机的武器也是自制的。

其三,这架新飞机自出厂之日起,从未被正式命名过,但是当时广西空军的全体同仁,都不约而同地把它叫做“朱荣章号”,这就是人们对朱荣章的高度赞扬。

不怕死的陆光球

飞机造出来了,试飞却成了一个难题。

按当时的情况,朱荣章本来不是专业的设计师,新机试飞者陆光球更不是专业的试飞员,他们两人对于新机如何试飞,根本提不出什么像样的具体计划。

好在,两人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在朱荣章看来,只要这架新机能够平安地飞上天,再平安地落地,就是最大的心愿了。在陆光球看来,这架新机虽然没有经过风洞试验,但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怪毛病,再难驾驶也不怕,一定要把它好好地飞上天,好好地落下地。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1937年4月29日,柳州机场,万人空巷。

飞行教导第一队副队长陆光球登上飞机进行试飞。当天的柳州,涌到试飞现场一睹为快的市民把机场内停机坪里三层外三层围挤得水泄不通。

试飞开始,陆光球先把飞机在机场里(当时柳州机场是草地机场,没有跑道)作各种地面滑行试验,飞机很“听话”,未发现有任何怪脾气,陆光球多少减轻了一些对飞机有无怪毛病的顾虑。

起初,当陆光球把飞机在机场里转来转去,试试这、试试那的时候,在场的人有点不耐烦,觉得太磨蹭了,甚至怀疑陆光球是不是不敢飞。

10时许,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引擎声响起,陆光球驾机腾空而起,飞向蓝天的那一刻,在场的人才转忧为喜,个个笑逐颜开。

在空中约莫20多分钟,陆光球按预定完成升高、平飞、360度两周半盘旋和相关特技后,顺利返航到停机坪。这时现场掌声雷动,一片欢呼。

1988年,柳机领导和工作人员特地前往广州看望陆光球时,他对这段试飞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从蹒跚起步到一飞冲天,双翼单座驱逐机的研制成功开创了广西制造飞机的新纪元。据史料记载,这架唯一由柳机自制的战斗机还曾与其他战斗机一起,担任过祖国上空的空防任务,为抗日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随后柳州开始成批组装战斗机。

“这极大地振奋了当时浴血抗战的军民。”2022年7月13日,记者采访了柳南区退休干部(曾任柳机宣传部长)蒋爱华,对这架飞机的贡献,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告诉记者,为了写厂史,他曾到广州专访过陆光球。

央视《国家档案》提到:据统计,在抗战中,中国空军共击毁击伤敌机1400余架,炸毁炸伤敌军坦克车辆8500余辆。而柳州的飞机仅在两广地区的昆仑关战役和广州保卫战中便歼灭日军数千人,摧毁敌人坦克、战机数百。

到了抗战后期,柳州更成为了扼守西南运输和作战一线的空军修理基地。柳州完成了战斗机这个高难度项目的研发和制造。这在当时科研技术落后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更让人骄傲的是,在此之前,柳州还生产了广西第一辆木炭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柳州在那个历史时期就已经具备了中国领先的工业水平,这话是真是假?请关注后续报道。

文章关键词: 五菱 文化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