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探索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在不同场景下应用模式

2022-08-11 09:10:47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83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域外能源合作,全面提升本地电力供应能力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形成新型供电保障格局。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市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96%,外调绿色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到21.4%左右。探索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蓄能式电暖器、新型制热材料以及多能互补式供暖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模式。到2025年,北京本地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33万千瓦(含应急备用电源),可再生能源装机435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提高到28%左右。到2025年,外调绿色电量3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21.4%左右。

在大力推进域外进京绿电能源基地建设方面,《规划》提出,积极引进外埠清洁电源,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能源合作,有序布局周边可再生能源基地,积极推进环首都风电基地建设,支持晋蒙等区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研究推动“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以及大同、赤峰等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及送出通道的前期工作。重点支持推进上都电厂、托克托电厂、蔚县电厂、岱海电厂等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探索建立“域外资源开发、绿电定向输送、本市定向消纳”的绿电进京新模式,逐步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

在加强调峰设施建设与改造方面,《规划》明确,研究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储能系统建设运行标准体系与运行机制,推动储能电站规模化建设,构建电网统一调度模式,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探索建设有利于储能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引导储能设施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加快实施本市燃气电厂机组灵活性改造和热电解耦,进一步优化机组运行模式;试点推动燃气锅炉+电锅炉供热技术应用,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2025年,电网调峰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加强综合能源服务管理方面,《规划》指出,聚焦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领域,积极拓展用能诊断、能效提升、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以能效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推动公共用能领域节能降耗,注重电网发展和节电措施并举,有序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和灯光秀,开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昌平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朝阳CBD、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能源示范建设。到2025年,建成北京市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综合能源服务管理广度和深度有所提升,重点企业能耗水平显著降低。

在稳妥有序推动山区“煤改电”方面,《规划》要求,科学规划山区电网,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探索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蓄能式电暖器、新型制热材料以及多能互补式供暖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模式,完善“煤改电”建设、运营补贴政策,遵循“先立后破”原则,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动房山、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山区“煤改电”工程实施;健全山区“煤改电”用户供暖保障机制和应急抢修体系,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到2025年,基本实现山区采暖无煤化。

在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建设方面,《规划》明确,在北京市重点区域,利用电力物联网技术推动区域智慧能源建设,实现区域能源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综合能源服务质量和效益,形成能源互联网示范。在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结合柔性直流配电、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技术,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建设。

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增加外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适度降低本地燃气发电负荷,降低电力供应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25年,本地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总量173亿千瓦时,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3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0.34万吨、烟尘排放0.07万吨。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