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工作状态的机械臂。
今年上半年,柳化控股核心子公司——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化氯碱”)晒出了一份成绩单:截至今年7月,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10%;销售收入约6.8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利税总额超亿元,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柳化氯碱副总工程师兼烧碱分厂厂长吴德焕用一句话,解析了数字增长背后的根本原因:企业全力推进数智赋能行动,积极搭建产业园智慧平台,为化工生产配备“智慧大脑”,生产过程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多系统数据互联,实现生产调度、人员定位、安全应急、设备管理等工作“可视化、一键办”的高效协同一体化管理,园区管理经营高效安全,确保日产800吨烧碱,为产销提升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
答案还隐藏在机械臂挥舞的车间。
在新材料包装区,几台不知疲倦的机械臂有序从生产线上搬运装满氯化聚乙烯的白色包装袋。生产线一端则连接着两层楼高的自动化装料设备。当机器自动按照流程运转时,值班工人只需不时盯着设备。若遇到机器故障,只需操作按钮就能快速恢复生产。
智能化的高效生产过程,让包装效率提升约40%,产品包装下线后迅速完成堆码,成为氯化聚乙烯增产达产的制胜法宝。
柳化氯碱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破解“碱氯平衡”难题的关键产品,氯化聚乙烯项目自2023年投产以来持续释放效能。截至今年7月,该产品预计实现产量1.86万吨,消耗氯气1.42万吨,为企业烧碱系统的稳定高产提供有力保障。如今,柳化氯碱化工产业园已基本实现园区生产调度、安全环保应急、数字车间等关键服务数据的全面集成和应用,实现了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时监控和园区管理智慧化水平的提升。今年3月,柳化氯碱化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升级改造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自治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名单,标志着柳化氯碱在化工行业智能制造领域迈入第一梯队。
去年启用的柳化铁路专用线,是氯碱化工园区铁路专用线关键物流优化项目,也成为柳化推进“公转铁”战略、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
柳化氯碱铁路专用线运行主管廖民强算了一笔经济账,截至7月累计进盐量25.1万吨,按每吨节省10元计算,节省约成本251万元的费用。累计发运50%液碱产品超5万吨,节省运费231万元。原料加液碱累计节约482万元。
站在新起点,柳化控股正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升级,以数智赋能激活发展动能,以绿色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下半年还将全力冲刺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开工、氯化新材料集群建设等里程碑节点,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
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按照“七个一批”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截至5月底,全市化工及新材料规上企业产值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柳化氯碱32万吨/年氯化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3个子项目在稳步推进。
全媒体记者 荀诗媛 报道摄影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