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质量 再掀万重浪 ——柳州市“实业兴市,开放强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侧记

2021-08-17 10:26:26   来源:柳州日报    浏览:286

微信图片_20210817102811.jpg

游客在马鞍山山顶上等待观赏百里柳江夜景(无人机照片)

2.jpg

8月12日,在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总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33.jpg

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一家企业里,工人在生产线旁直播卖货。

昨日上午,以“共庆建党百年 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的柳州市“实业兴市,开放强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市举行,吸引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39家主流媒体记者到场,一同聚焦柳州这座工业之城、奋进之城、开放之城、幸福之城。

万面鼓声响,弄潮向涛立。

新时代的征程上,风险与挑战共生,机遇与发展并存。柳州为何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实现“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办事事成”?

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实践充分证明,柳州坚持‘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大建设’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发展定位,完全符合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柳州的重大使命,完全符合柳州的发展实际。”市委书记吴炜说,柳州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荣。柳州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工业山水共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中做到产业报国、实业强国。

奋进之力,

源自坚韧不拔的“工业心”!

10时,离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半小时,会场内的记者席就变得“紧俏”,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摄像机高低错落、一字架开;文字记者拿到现场发放的发布会资料后,抓紧时间“备课”。

“柳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十四五’期开好局、起好步?”“柳州提出到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请问计划如何实现?”“柳州如何实现高质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项项创新的改革、一个个显著的成果了解柳州工业的生动实践后,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记者踊跃提问。

市委书记吴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逐一作答,全面介绍了工业柳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有精彩而生动的语句出现,令人深受鼓舞。现场不少媒体记者纷纷表示,柳州坚持的“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其心也诚,其志也坚”,一颗坚韧不拔的“工业心”衍生了源源不断的奋进之力。

“柳州人,豪爽、实在!”这是广西日报社记者甘容下对柳州人的“初印象”。甘容下认为,柳州不靠海、不沿边,没有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但是热情豪爽、自强不息的柳州人靠一身拼劲和闯劲,秉持“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柳州精神,闯出了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工业振兴之路。

“实业兴市打通了内循环,开放强柳促进了外循环。”现场记者在互相讨论时说,柳州在发展中,融入和服务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为踏上“十四五”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条工业振兴路,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的柳州结出了累累硕果:工业开花节节高——汽车、钢铁、机械、日化及化工、轻工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2%,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倍以上;新兴产业势如破竹——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电、新材料等产业方兴未艾,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较201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共振之力,

源自绿色发展的“生态情”!

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

这已成为人人交口称赞的柳州招牌。2020年,柳州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目前仍在保持;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期以来,柳州始终坚持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让绿色成为柳州发展最为鲜明的底色。

“柳州是我去过最美的工业城市,一江碧水蜿蜒,满城紫荆花开,不仅工业强,生态环境也好。”香港商报记者唐琳说,她在香港、澳门等地出差时,经常与人说起柳州的生态环境之美。她说,柳州从多年前的“酸雨之都”蜕变为如今的山水名城,这离不开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魄力。

摒弃粗放型发展,柳州下定决心“壮士断腕”。强力推进节能降耗,持续推动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工业领域增产不增污;大力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整治“散乱污”企业559家,“十三五”期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8%。

减“耗”的同时瞄准增“绿”,柳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5+5”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国家级绿色园区(工厂)6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速。

水幽山翠、草长莺飞……如今的柳州,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是广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个缩影。

创新之力,

源自特色产业的“柳州味”!

酸甜苦辣咸的“柳州味”,是柳州人创新性地用工业理念培育出来的百亿产业,正成为时代的新宠,亦是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热议的对象。

“柳州螺蛳粉可以说是一个工业奇迹。”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国宽感慨。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近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130亿元,实体门店销售收入达118亿元……王国宽认为,这得益于柳州以工业化思维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在产业资金奖补、技术改造、标准化建设、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下了“硬功夫”。

另外一些参会的媒体记者亦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时称赞柳州螺蛳粉是“小米粉大产业”,同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这既是柳州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形成产业的过程,也是柳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的成果。

筚路蓝缕百年路,高歌奋进看今朝。

走出会场,新闻发布会的图文报道、视频直播已经如雪片般纷飞:解读“小米粉”做成大产业的奥秘、柳州工业经济展现强大韧劲、民营企业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的媒体报道,构建了一个更立体、更鲜明的柳州形象。

放眼今日的柳州,产业发展生生不息,山水多娇风光旖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柳州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迈进。

我们坚信,一个实业振兴、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城市,将在奋斗不息的汗水中变为现实。

全媒体记者 谢耘 江宏坤

近年来,柳州担负起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重大使命,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扎实做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篇文章,抢抓机遇发展数字经济,培植好具有柳州特色的“工业树”“产业林”,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成效

(一)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加快

●工业总量占广西的1/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

●汽车整车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

●钢材产量突破2000万吨

●柳工集团产值增长超过40%

●智能家电产值突破10亿元

●螺蛳粉产业销售突破百亿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百亿元,推广应用“柳州模式”上升为“广西模式”

●智能交通产业园总装车间形成年产200辆车的能力

●柳药股份健康产业园开工建设

●智能电网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已具备企业入驻条件

●工业设计城、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7%

(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工业设计城等项目加快推进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柳州)中心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级汽车质检中心

●工业物流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打造高铁航空物流基地

(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90.23

●获评广西首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

●“5G+智能网联汽车”加快推进

●柳州先后获评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广西首个“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

(五)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柳州成为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通过了国家验收

●建成国家级创业创新载体8家,国家级服务机构3家

●自治区级载体50家,市级各类载体及服务机构232家

(六)生态发展、绿色制造加速推进

●全市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入围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国家级的绿色工厂5家、绿色园区1个

●全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20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国第一

二、未来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视察柳州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推动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工业崛起带动产业振兴。

(一)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汽车、钢铁和机械产业升级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产业向国际化发展

●全力壮大家具、家电、纺织服装、食品等重点行业,持续做大螺蛳粉产业

(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

(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双百双新”项目、市级层面推进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

●全力推进233项现代制造城重大项目

●全力推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规划实施的545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完善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

(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持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加速工业大数据与全产业链的融合,形成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六)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进一步优化各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广西康养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关键词1 “小米粉大产业”

今年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称赞柳州螺蛳粉“小米粉大产业”! 关键词2 网店2万家

全国实体门店数量从2015年的5000多家,到目前的1.8万多家,注册登记企业从2014年底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119家,网上店铺超过2万家,还吸引了李子柒等品牌来柳投资建厂。

关键词3 日产501万袋

2021年上半年,柳州预包装柳州螺蛳粉日均生产501万袋,累计销售收入91.18亿元,同比增长82.65%;实体店销售收入97.2亿元;经柳州海关监管出口柳州螺蛳粉65批,约1370万元人民币。

关键词4 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柳州螺蛳粉出口总值达3038万元(1211吨),是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35倍,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首次进入新加坡、新西兰、俄罗斯及意大利、德国等欧盟国家。

关键词5 热搜30次

柳州高度重视柳州螺蛳粉的宣传推广,以螺蛳粉名片传播柳州城市形象。通过设置“螺蛳粉助力热干面”“螺蛳粉缺货”“螺蛳粉出口井喷”“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揭牌”“柳州袋装螺蛳粉产销超百亿元”等实时话题,在全网广泛传播,先后30次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累计超过50亿次阅读。

关键词6 柳州螺蛳粉产业园

鱼峰区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是广西第一家大型方便装米粉专业生产加工园区,整体规划占地800亩,其中袋装螺蛳粉生产区一期占地面积300亩,二期占地400亩,供应链协同中心占地40亩,综合服务中心占地60亩。目前入驻螺蛳粉企业37家,规模以上企业17家,产业园日产销已突破200万袋。

关键词7 螺蛳粉小镇

柳南区螺蛳粉小镇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规划占地500亩,分两期建设。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入驻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及关联企业34家,预包装螺蛳粉平均日产量达到150万袋,中央厨房可每日配送500多家实体店,实现粮食、蔬菜年加工能力16万吨,获得“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关键词8 创新突破

柳州通过改革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争取螺蛳粉的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到1小时左右。在全区首次以“成本法”推行核定扣除,有效解决了螺蛳粉企业扩大产能后进项抵扣不充分、税负偏重的问题,政策减税红利越趋显著。

关键词9 富民增收

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布局不断完善,30多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一产有近20万人参与原材料种植、养殖,二产有1万多人从事工业生产,三产有9万多人从事商业服务。

帮助了5500多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收入9000元以上,促进了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柳州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目标,创新“柳州办法”、打造“柳州样板”,水环境质量年年有改善、岁岁有攀升。

2020年,柳州市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Ⅱ类以上,其中,Ⅰ类水质比重从2019年的20%提高到2020年的41.6%,在2020年1-12月和2021年1-6月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中水质排名全国第一。

柳州水环境治理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两高四全”六大模式。

一、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模式

以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

二、坚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相结合,打造高水平保护模式

持续构建和完善水污染防治的三项体系,提升全市水污染防治治理能力。

三、坚持城市治理与乡村整治相结合,打造全覆盖推进模式

坚持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活、点源与面源治理并重,统筹城乡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坚持源头严防与过程严管相结合,打造全过程管控模式

五、坚持流域联控与区域防控相结合,打造全流域共管模式

六、坚持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全体系治理模式

坚持条块结合、分类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十三五”期间,柳州市累计投入38.3亿元,重点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碧水保卫战取得重大成果。

声明:本网站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公益性网站,因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301号                          ICP备案号桂ICP备 06011433号
电话:0772-2827563         传真:0772-2830586